第四节 前途未卜
书客吧shuke8.dlbeauty.cn,最快更新《苏家有女》最新章节!
云嫂说:“去吧”。
苏施应着,走向折桂楼。只见两边种着重瓣木槿,正值花期,满树葱翠,中间缀着无数紫红花朵,娇艳夺目,甚为壮观。
她走上青石台阶,叩了叩门,一个老仆把她迎了进来。
苏施没想到,这楼第一层只是个过堂,有楼梯直接上去,二三层才是少爷李颂臣的书房、居室。
楼后面还很宽阔,只见太湖石堆的一座嶙峋的假山临着一汪碧绿的潭水,水边建着一座亭子,十分精巧。亭子里设着桌几,案上伏着一个用功的少年,亭边垂柳下立着一位中年男子,衣冠华丽,右手握着经卷放在眼前默诵,左手背在身后,却是不住地捻着一串念珠——这位想必就是老爷李鹤山。
苏施几步就走了过去,对着李鹤山福了一福,李鹤山把书从脸前拿下来,左手里的念珠却转个不停。
这时,苏施看见一张保养得宜的脸,年逾五十的李老爷看起来却像不惑,一件紫绸衫子把微胖的躯体包裹得十分得体,黑缎软帽上穿着祥云的玉色珠子,白胖的脸上慈眉善目,在苏施看来十分和蔼。
他问;“丫头,你为何事来?”
苏施轻声说:“我想入府,做令公子的伴读。”
李鹤山说道:“素闻苏先生家的阿施冰雪聪颖,勤向六经且很有才气,平常年少也万万不及。你肯来伴着颂臣,促他上进,我也是十分放心的。”接着,他转过身去,背着的手上凤眼菩提子佛珠停了,只剩下一撮红色的流苏微微摇摆,在光里荡出圈圈涟漪。
“阿施,你瞧着我这宅子怎么样?”苏施有点蒙,李鹤山突兀地一问,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,来不及多想就答:“清雅别致,颇费心思”。
李鹤山手上一抖,把佛珠攥在掌心,仍旧背对她缓缓问道:“好也不好?”苏施由衷地说:“好”。李鹤山没再问,阿施站在他身后,也不敢说话。
少许,他径直走了出去,没回头,一句话顺着风落进她的耳朵,却是:“既然喜欢,那就同臣儿留在这儿吧。”
这时亭子里的少年走了出来,一件靛色衫子套在这十四岁的躯体上,已经颇能显出笔挺的身架,这靛色也更衬得他浓眉大眼,唇红齿白,十分精神。
李颂臣又惊又喜,一双眼睛把她上下反复打量了几遍,也不顾俩人尚不熟识,握着她的衣袖,说道:“阿施,果真是你?我那天去了以后,以为你不来的。”
苏施也想说点什么,比如自己实际上是出于无奈,来伴读可能也只求安稳,最后却发现什么都说不出来。
狂喜过后,颂臣镇定下来,察觉到苏施欲言又止的神情,也骤然发现自己居然逾越了。于是马上收回了手,说:“无意冒犯,对不住”。苏施也不说话,就那么静静地看了他。
颂臣迎着她的眸子,柔声说:“你放心,在这就当是自己家吧。这折桂楼并着这小睢园是我的,除了父亲考功课,谁都不能来。就咱俩跟冯叔在这儿,不必讲什么规矩,也都各自自在。”
“当自己家“这话,头一次是崔禄,那话说得言不由衷;这第二次是李颂臣,倒是十分诚恳。
可是,阿施的家只有一处。唯有那座住了十一年,看着她在爹娘膝下承欢,装着她以往种种回忆的院落才是她的家。在李府,她是客,或许连客都不算,只是个没有签下卖身契的长工。
李颂臣见苏施呆着,也不应答,就拿眼神问她,她就点了头。
这事就算是妥了,阿施要回家去拿东西。李颂臣怕她拿不动,自己又不好一再明目张胆地跟她亲近,就让冯叔叫上帮厨的张妈跟她一块回去。
张妈生的短粗,脸上十分干净,两抹稀稀拉拉的扫帚眉,一对肿着的鱼泡眼。也不肯收拾,看起来一片破败。但一看就是一个干活的好把式,手脚十分麻利,一只手把包裹捞进怀里,另一只再抱上一卷铺盖还脚下生风,走得飞快。
苏施把家里又细细看过一遍,抚了抚娘亲织布的架子,握了握爹爹的戒尺,最后看饱了院子里的柳暗花明,落了几滴泪,这才把大门落了锁。一路追着张妈的步子赶往李府。
张妈见她追得实在辛苦,就略略停下来,挑着零星的几根眉,不耐烦地说:“到底是不干活的姑娘,这丁点路都走这么慢。“
苏施心里暗暗叫苦,却也不敢回嘴。又听见问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“
——”苏施,您叫我阿施就好“。
张妈咕哝了一句”长着张苦命脸,名字倒好“,然后轻描淡写地问,”刚刚那是你家?看样子不像有人,你父母呢,就你一个小丫头?“
——“父母新近过世,就我一个人“。
张妈怔了一下,脸上略有歉意,眉毛也不挑了,话音也放缓了:“那你进府来做什么?“
——“李少爷的伴读“。
张妈“哦“了一声,就道:”歇够了么?够了就走吧。眼看就要晌午,厨房里忙得团团转。也就冯老头敢这时候指派我出来,到时候饭菜上不了桌,老爷夫人们发火,就谁都担不起了。“说罢就夹着东西继续风风火火地冲向李府。
进了侧门,张妈把东西交给苏施,转身就往厨房走,走了两步又一跺脚返回来,盯着苏施这张还没张开、却已稍显出美人坯子的小脸,低声说道:“李老爷虽然颇得善名,但他还有五房夫人,三个孩子,这府里上上下下近百口人。深宅大院里人多事杂,这儿的水也不比别处浅,你孤身一人,蹚进来可得自己当心。“话毕掉头就走。
苏施初听这话心里一震,细细一想,倒也实在。
李府这么多人,鱼龙混杂,未必个个都怀着善心。平日那些宅里的闹剧虽没亲眼见过,戏本子里却也演过不少。往往拉帮结派,明争暗斗。李鹤山有五房夫人,只怕这家里也不见得就像外人说的那么安生。
云嫂说:“去吧”。
苏施应着,走向折桂楼。只见两边种着重瓣木槿,正值花期,满树葱翠,中间缀着无数紫红花朵,娇艳夺目,甚为壮观。
她走上青石台阶,叩了叩门,一个老仆把她迎了进来。
苏施没想到,这楼第一层只是个过堂,有楼梯直接上去,二三层才是少爷李颂臣的书房、居室。
楼后面还很宽阔,只见太湖石堆的一座嶙峋的假山临着一汪碧绿的潭水,水边建着一座亭子,十分精巧。亭子里设着桌几,案上伏着一个用功的少年,亭边垂柳下立着一位中年男子,衣冠华丽,右手握着经卷放在眼前默诵,左手背在身后,却是不住地捻着一串念珠——这位想必就是老爷李鹤山。
苏施几步就走了过去,对着李鹤山福了一福,李鹤山把书从脸前拿下来,左手里的念珠却转个不停。
这时,苏施看见一张保养得宜的脸,年逾五十的李老爷看起来却像不惑,一件紫绸衫子把微胖的躯体包裹得十分得体,黑缎软帽上穿着祥云的玉色珠子,白胖的脸上慈眉善目,在苏施看来十分和蔼。
他问;“丫头,你为何事来?”
苏施轻声说:“我想入府,做令公子的伴读。”
李鹤山说道:“素闻苏先生家的阿施冰雪聪颖,勤向六经且很有才气,平常年少也万万不及。你肯来伴着颂臣,促他上进,我也是十分放心的。”接着,他转过身去,背着的手上凤眼菩提子佛珠停了,只剩下一撮红色的流苏微微摇摆,在光里荡出圈圈涟漪。
“阿施,你瞧着我这宅子怎么样?”苏施有点蒙,李鹤山突兀地一问,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,来不及多想就答:“清雅别致,颇费心思”。
李鹤山手上一抖,把佛珠攥在掌心,仍旧背对她缓缓问道:“好也不好?”苏施由衷地说:“好”。李鹤山没再问,阿施站在他身后,也不敢说话。
少许,他径直走了出去,没回头,一句话顺着风落进她的耳朵,却是:“既然喜欢,那就同臣儿留在这儿吧。”
这时亭子里的少年走了出来,一件靛色衫子套在这十四岁的躯体上,已经颇能显出笔挺的身架,这靛色也更衬得他浓眉大眼,唇红齿白,十分精神。
李颂臣又惊又喜,一双眼睛把她上下反复打量了几遍,也不顾俩人尚不熟识,握着她的衣袖,说道:“阿施,果真是你?我那天去了以后,以为你不来的。”
苏施也想说点什么,比如自己实际上是出于无奈,来伴读可能也只求安稳,最后却发现什么都说不出来。
狂喜过后,颂臣镇定下来,察觉到苏施欲言又止的神情,也骤然发现自己居然逾越了。于是马上收回了手,说:“无意冒犯,对不住”。苏施也不说话,就那么静静地看了他。
颂臣迎着她的眸子,柔声说:“你放心,在这就当是自己家吧。这折桂楼并着这小睢园是我的,除了父亲考功课,谁都不能来。就咱俩跟冯叔在这儿,不必讲什么规矩,也都各自自在。”
“当自己家“这话,头一次是崔禄,那话说得言不由衷;这第二次是李颂臣,倒是十分诚恳。
可是,阿施的家只有一处。唯有那座住了十一年,看着她在爹娘膝下承欢,装着她以往种种回忆的院落才是她的家。在李府,她是客,或许连客都不算,只是个没有签下卖身契的长工。
李颂臣见苏施呆着,也不应答,就拿眼神问她,她就点了头。
这事就算是妥了,阿施要回家去拿东西。李颂臣怕她拿不动,自己又不好一再明目张胆地跟她亲近,就让冯叔叫上帮厨的张妈跟她一块回去。
张妈生的短粗,脸上十分干净,两抹稀稀拉拉的扫帚眉,一对肿着的鱼泡眼。也不肯收拾,看起来一片破败。但一看就是一个干活的好把式,手脚十分麻利,一只手把包裹捞进怀里,另一只再抱上一卷铺盖还脚下生风,走得飞快。
苏施把家里又细细看过一遍,抚了抚娘亲织布的架子,握了握爹爹的戒尺,最后看饱了院子里的柳暗花明,落了几滴泪,这才把大门落了锁。一路追着张妈的步子赶往李府。
张妈见她追得实在辛苦,就略略停下来,挑着零星的几根眉,不耐烦地说:“到底是不干活的姑娘,这丁点路都走这么慢。“
苏施心里暗暗叫苦,却也不敢回嘴。又听见问,“你叫什么名字?“
——”苏施,您叫我阿施就好“。
张妈咕哝了一句”长着张苦命脸,名字倒好“,然后轻描淡写地问,”刚刚那是你家?看样子不像有人,你父母呢,就你一个小丫头?“
——“父母新近过世,就我一个人“。
张妈怔了一下,脸上略有歉意,眉毛也不挑了,话音也放缓了:“那你进府来做什么?“
——“李少爷的伴读“。
张妈“哦“了一声,就道:”歇够了么?够了就走吧。眼看就要晌午,厨房里忙得团团转。也就冯老头敢这时候指派我出来,到时候饭菜上不了桌,老爷夫人们发火,就谁都担不起了。“说罢就夹着东西继续风风火火地冲向李府。
进了侧门,张妈把东西交给苏施,转身就往厨房走,走了两步又一跺脚返回来,盯着苏施这张还没张开、却已稍显出美人坯子的小脸,低声说道:“李老爷虽然颇得善名,但他还有五房夫人,三个孩子,这府里上上下下近百口人。深宅大院里人多事杂,这儿的水也不比别处浅,你孤身一人,蹚进来可得自己当心。“话毕掉头就走。
苏施初听这话心里一震,细细一想,倒也实在。
李府这么多人,鱼龙混杂,未必个个都怀着善心。平日那些宅里的闹剧虽没亲眼见过,戏本子里却也演过不少。往往拉帮结派,明争暗斗。李鹤山有五房夫人,只怕这家里也不见得就像外人说的那么安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