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52章 大政变之群蛇乱舞
书客吧shuke8.dlbeauty.cn,最快更新《寒门祸害》最新章节!
两名太医一直呆在偏房,亦是闻讯前来查看隆庆的症状。
躺在龙床上的隆庆气息微弱,双眼已经翻白,嘴巴紧紧地闭合,灵堂暗黑,整个人已经昏迷不醒。
在仔细地检查隆庆的这些症状后,两个太医相互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,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了一声。
“皇上怎么样了?”李贵妃看到太医检查完毕,显得紧张地询问道。
年老的太医对着李贵妃施礼,显得十分痛心地道:“禀告贵妃娘娘,皇上的五感皆闭,已是弥留之际,而今怕是熬不到天明了!”
这
李贵妃的脑袋突然“嗡”地一声,得知隆庆是真的要死了,亦是不舍地望了一眼躺在龙床上的隆庆。
尽管她对隆庆没有多少感情,但能够享受到如今人上人的生活,正是多亏这个男人对她的宠幸,更让她拥有两个听话的孩子。
最为重要的是,她能够跟陈皇后分庭抗礼,正是得益于隆庆对她及大儿子的宠爱。
一直沉默长公主朱禄媜的嘴角微微上扬,对着两名太医带着威胁的语气道:“你们且下去老实地待着,今后是赏是罚,便看你们的表现了!”
“小人知晓!”两名太医交换一下眼色,当即便是恭敬地道。
李贵妃看着两名太医离开,又屏退身边的太监和宫女,而后对着长公主朱禄媜询问道:“宁安,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?”
张福刚刚没有依照隆庆的命令深夜传召四位阁臣,便早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,亦是扭头望向了长公主。
此时此刻,他们三人不再伪装,而是组成了一个三人小团体。
“皇嫂,我回京的时候便跟你承诺过,一定要帮助翊儿坐上皇位!”长公主朱禄媜望了一眼在旁边酣睡的皇长子朱钧翊,显得信心十足地道。
李贵妃虽然很想将自己的大儿子扶上皇位,但十分清醒地道:“皇上刚刚没有同意,现在更是开不了口,翊儿如何还能坐上皇位呢?”
张福站在一旁默不作声,而是抬头望向这位显得足智多谋的长公主。
跟着李彩风这种半路出家的贵妃不同,长公主是地地道道的皇室中人,却是从小便知道宫廷争斗的残酷,已然是更懂得该如何进行争夺皇位。
“皇嫂,还请谨记,皇上一直都是试图册封翊儿为太子,而且刚刚已经说是要将皇位传给翊儿了!”长公主的脸色一正,当即便是认真地纠正道。
李贵妃猜到长公主这是要她撒谎,但还是担忧地说道:“长公主,咱们三人自然可以统一口径,只是太明的祖制立嫡立长立贤,百官怕是不会同意让钧儿继承皇位的!”
凭着现在的形势,她确实可以咬死隆庆临终是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朱翊钧,但以郭朴和林晧然为首的百官定然不会买单。
仅仅凭着这一个谎言,她是完全没有信心让百官改变阵营拥立自己母子,何况陈皇后父子的背后可是林晧然。
“皇嫂,其实你给百官给骗了!这皇位传给谁,早在太祖时期就已经没有定数,所谓的立嫡立长立贤都是百官给编制出来的!太祖传位给建文帝朱允炆,但朱允炆并非皇嫡,仅是年纪最大的皇子,而那时的皇嫡是朱允熥!”
李贵妃对这段历史并不清楚,便是扭头望向张福询问道:“张福,当真如此吗?”
“回禀贵妃娘娘,此事千真万确!”张福是一个有志于成为司礼监掌印的野心家,却是十分肯定地道。
“这皇位传给谁,其实还是跟往朝一般,是由诏书说得算!”长公主不等李贵妃表态,却是语出惊人地道。
高!
张福的眼睛当即一亮,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。
本以为长公主是要三人一起撒谎,却不想手法比这远要高明,而是通过遗诏的方式来确定皇长子的合法性。
跟往朝有所不同,自朱元璋始,明朝皇帝的即位诏书和遗诏往往都不是自己所写,特别遗诏几乎出自大臣之手。
历代皇帝之所以容忍这种情况出现,这是大明遗诏的格式有着十分固定的格式,回顾自己在位时期的政绩和检讨自己在位时期的过失。
任期做得好的皇帝,若是自己亲自下笔,无疑有一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,多年的努力无疑是付诸东流。
任期做得不好的皇帝,更不好亲自下笔,毕竟自己做的荒唐事是心知肚明,还不如交由信赖的重臣来适当地美化自己。
最为重要的是,明朝皇帝的文化水平太多都不高,这种考验文笔的事情最好的选择还是交由自己所依赖的重臣。
若是在以前,遗诏的重点无疑是隆庆的功绩和过失,但现在处在一个特殊时期,遗诏内容其实关系到大明的皇位。
由于隆庆的坚持,而今太子人选并没有确立,加上隆庆属意皇长子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故而他们完全可以通过遗诏将皇长子朱翊钧推上皇位。
李贵妃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大儿子穿上龙袍,显得十分欣喜地说道:“对,对,我们可以撰写遗诏,让钧儿继承皇位!”
事情到了这一步,她已经不再去考虑伪造遗诏的后果,亦或者她早已经自我催眠,隆庆就是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。
这
张福突然清醒过来,显得为难地望向长公主。
虽然历来都不是皇帝亲自写遗诏,但亦不可能由他们这种不能干政的宦官代劳,且他亦没有这种书写遗诏的笔力。
按着大明的规定,需要两位以上文官在场草拟的遗诏才能生效,故而他们这三人根本无法伪造一份注定有争议的诏书。
“皇嫂,我们三人可干不了这种事,还需要寻得两位重臣草拟奏疏,钧儿的皇位便无人再敢质疑了!”长公主的嘴角微微上扬,显得智珠在握地道。
张福一直不认为长公主有多聪明,只是看着今晚的表现,却是不由得对这个女人刮目相看了。
李贵妃看着信心十足的长公主,当即便是希冀地道:“安宁妹妹,不知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“此事我已经安排妥当!”长公主自信一笑,而后扭头对着张福吩咐道:“张福,你即刻传召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和翰林院学士王希烈觐见!”
“张阁老和王学士?他们两个会同意吗?”李贵妃听到传召的是这两位重臣,不由得担心地询问道。
在她的印象中,而今的文武百官都跟郭朴和林晧然穿同一条裤子,张居正和王希烈应该也不例外。
张福亦是想到了这一层,不由得疑惑地望向这位自信满满的长公主。
“皇嫂,对文官而言,亲手操刀遗诏这是一份无上荣光,更是能够助他们更上一层楼,谁人能拒绝呢?”长公主迎着李贵妃的目光,显得十分自信地道。
张福轻轻地点了点头,知道这确实是一个让文官很难拒绝的诱惑。
能够参与草拟遗诏,这代表的是先皇的信任,故而在新朝会得到更大的重用,算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资本。
按着现在的朝局,操刀遗诏的是郭朴和林晧然,张居正或许有机会站在旁边磨墨,王希烈则是根本没有机会参与。
现如今,有机会让他们两个人亲自操刀遗诏,这无疑算是天上掉馅饼。
李贵妃轻轻地点了点头,但还是有所顾忌地道:“他们两个可靠吗?”
“皇嫂,你可知他们两个有什么相同之处?”长公主面对这个问题,却是微微一笑地道。
张福心里微微一动,当即便有答案地道:“长公主,你是意思是他们两人都是徐阶的门生?”
在官场,师生关系宛如父子。自从徐阶出事后,作为他门生的张居正和王希烈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牵连,给他们的仕途蒙上一层阴影。
张居正幸得是当朝帝师,故而受到的影响比较小,但他想要成为文官领袖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。
至于王希烈,他是徐阶地地道道的门生,却是一直遭受百官的排挤,而今苦熬多年亦仅是翰林院大学士。
正是如此,他们两人想要在仕途有所突破,那么就需要新的际遇,否则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出头之日。
李贵妃却是想得更深一些,显得有所悟地道:“文官恐怕亦不是铁板一块,像后宫之中,难免有一些不得宠的妃子!”想到这里,又是认真地点头道:“宁安妹妹办事我放心,那么便由他们两人来草拟遗诏了!”
“不瞒皇嫂,我我已经跟他们两个进行接触,定然不会让皇嫂失望!”长公主看到李贵妃被自己成功说服,亦是进行保证道。
张福看到长公主已经搞定两位重臣,显得十分乐观地道:“若是诏书颁下,按百官的德性,他们定然会马上改变阵营支持皇长子!”
虽然现在的文官集团是铁板一块,只是以他对文官的了解,这朝堂九成以上的官员其实都是墙头草。
只要他们通过合法的程序确立皇长子朱翊钧的继承人的地位,哪怕遭到林晧然为首的护嫡派反对,但事情已经木已成舟,届时定然很多官员纷纷临阵倒戈。
就像当年的大礼仪之争,哪怕明知道嘉靖不占理,亦会有张璠、桂夢和席书等不得志的官员声援。
可以预见的是,一旦遗诏能够顺利公布,那么朝堂绝大多数的官员都会改旗易帜,届时皇长子定然可以顺利登基。
“不错,只要遗诏颁发下来,百官定然会改变阵营支持钧儿!”李贵妃原本还担忧百官的阻力,而今显得十分亢奋地道。
长公主的嘴角微微上扬,亦是满意于自己及那个人所谋划的一切,却是不由得扭头望向正躺在地铺上打着鼻鼾的皇长子朱翊钧。
只要再过些日子,她不仅会得到“大长公主”的名号,而且不会再被陈皇后压制,甚至还能得到一些权势。
而今得到李贵妃的信任,皇长子朱翊钧又少不更事,若是自己顺利留在京城,那么无疑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。
烛光摇曳,外面的夜已深。
李贵妃在隆庆没有同意传位自己大儿子的时候,她都有了一点放弃的念头,却不想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按着长公主这种周全的安排和谋划,加上百官很多都是墙头草,自己的大儿子定然可以顺利坐上皇位。
她隐隐感觉长公主背后有高人,否则不该变得如此聪明才是,只是这已经不是当下要考虑的问题。
李贵妃整理好思路,当即便是认真地许诺道:“咱们就这么定了,等到钧儿登基,我一定不会亏待你们两位!”
“娘娘哪里的话,这都是奴婢的份内事,能替娘娘和皇长子办事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!”张福急忙表忠心地道。
长公主虽然不说那些肉麻的话,但亦是进行讨好地假笑道:“皇嫂,咱们不是外人,我自然是要帮着你了!”
李贵妃的心情很好,便是扭头望向满脸谄笑的张福。
张福伸手一拍额头,当即亦是反应过来道:“奴婢这便派人出宫将张阁老和王学士带到这里来!”
他亦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,一旦隆庆驾崩,那么他裕王府旧人的身份变得毫无价值。而今想要保留权势,那么就需要新的政治投机。
若是他此次能够帮着皇长子上位,那么他定然可以成为宦官之首。届时不仅保住自己的地位,而且在皇宫的地位更是大大地提高,甚至还有机会指染那至高无上的批红权。
三人显得心怀鬼胎,但亦是达成了一个利益同盟。
只要他们成功将张居正和王希烈召进皇宫,从而制定一份传位皇长子朱翊钧的遗诏,那么他们将会书写出不一样的华夏历史。
圆月高悬于夜空中,却不知何时周边出现了一层淡淡的红晕。
正是这个寒冬深夜,紫禁城的宫城很罕见地打开,几名太监手持诏令外出,正是要奉旨前去将张居正和王希烈带到乾清宫草拟诏书。
两名太医一直呆在偏房,亦是闻讯前来查看隆庆的症状。
躺在龙床上的隆庆气息微弱,双眼已经翻白,嘴巴紧紧地闭合,灵堂暗黑,整个人已经昏迷不醒。
在仔细地检查隆庆的这些症状后,两个太医相互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,不由得长长地叹息了一声。
“皇上怎么样了?”李贵妃看到太医检查完毕,显得紧张地询问道。
年老的太医对着李贵妃施礼,显得十分痛心地道:“禀告贵妃娘娘,皇上的五感皆闭,已是弥留之际,而今怕是熬不到天明了!”
这
李贵妃的脑袋突然“嗡”地一声,得知隆庆是真的要死了,亦是不舍地望了一眼躺在龙床上的隆庆。
尽管她对隆庆没有多少感情,但能够享受到如今人上人的生活,正是多亏这个男人对她的宠幸,更让她拥有两个听话的孩子。
最为重要的是,她能够跟陈皇后分庭抗礼,正是得益于隆庆对她及大儿子的宠爱。
一直沉默长公主朱禄媜的嘴角微微上扬,对着两名太医带着威胁的语气道:“你们且下去老实地待着,今后是赏是罚,便看你们的表现了!”
“小人知晓!”两名太医交换一下眼色,当即便是恭敬地道。
李贵妃看着两名太医离开,又屏退身边的太监和宫女,而后对着长公主朱禄媜询问道:“宁安,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?”
张福刚刚没有依照隆庆的命令深夜传召四位阁臣,便早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,亦是扭头望向了长公主。
此时此刻,他们三人不再伪装,而是组成了一个三人小团体。
“皇嫂,我回京的时候便跟你承诺过,一定要帮助翊儿坐上皇位!”长公主朱禄媜望了一眼在旁边酣睡的皇长子朱钧翊,显得信心十足地道。
李贵妃虽然很想将自己的大儿子扶上皇位,但十分清醒地道:“皇上刚刚没有同意,现在更是开不了口,翊儿如何还能坐上皇位呢?”
张福站在一旁默不作声,而是抬头望向这位显得足智多谋的长公主。
跟着李彩风这种半路出家的贵妃不同,长公主是地地道道的皇室中人,却是从小便知道宫廷争斗的残酷,已然是更懂得该如何进行争夺皇位。
“皇嫂,还请谨记,皇上一直都是试图册封翊儿为太子,而且刚刚已经说是要将皇位传给翊儿了!”长公主的脸色一正,当即便是认真地纠正道。
李贵妃猜到长公主这是要她撒谎,但还是担忧地说道:“长公主,咱们三人自然可以统一口径,只是太明的祖制立嫡立长立贤,百官怕是不会同意让钧儿继承皇位的!”
凭着现在的形势,她确实可以咬死隆庆临终是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朱翊钧,但以郭朴和林晧然为首的百官定然不会买单。
仅仅凭着这一个谎言,她是完全没有信心让百官改变阵营拥立自己母子,何况陈皇后父子的背后可是林晧然。
“皇嫂,其实你给百官给骗了!这皇位传给谁,早在太祖时期就已经没有定数,所谓的立嫡立长立贤都是百官给编制出来的!太祖传位给建文帝朱允炆,但朱允炆并非皇嫡,仅是年纪最大的皇子,而那时的皇嫡是朱允熥!”
李贵妃对这段历史并不清楚,便是扭头望向张福询问道:“张福,当真如此吗?”
“回禀贵妃娘娘,此事千真万确!”张福是一个有志于成为司礼监掌印的野心家,却是十分肯定地道。
“这皇位传给谁,其实还是跟往朝一般,是由诏书说得算!”长公主不等李贵妃表态,却是语出惊人地道。
高!
张福的眼睛当即一亮,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。
本以为长公主是要三人一起撒谎,却不想手法比这远要高明,而是通过遗诏的方式来确定皇长子的合法性。
跟往朝有所不同,自朱元璋始,明朝皇帝的即位诏书和遗诏往往都不是自己所写,特别遗诏几乎出自大臣之手。
历代皇帝之所以容忍这种情况出现,这是大明遗诏的格式有着十分固定的格式,回顾自己在位时期的政绩和检讨自己在位时期的过失。
任期做得好的皇帝,若是自己亲自下笔,无疑有一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,多年的努力无疑是付诸东流。
任期做得不好的皇帝,更不好亲自下笔,毕竟自己做的荒唐事是心知肚明,还不如交由信赖的重臣来适当地美化自己。
最为重要的是,明朝皇帝的文化水平太多都不高,这种考验文笔的事情最好的选择还是交由自己所依赖的重臣。
若是在以前,遗诏的重点无疑是隆庆的功绩和过失,但现在处在一个特殊时期,遗诏内容其实关系到大明的皇位。
由于隆庆的坚持,而今太子人选并没有确立,加上隆庆属意皇长子是人尽皆知的事情,故而他们完全可以通过遗诏将皇长子朱翊钧推上皇位。
李贵妃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大儿子穿上龙袍,显得十分欣喜地说道:“对,对,我们可以撰写遗诏,让钧儿继承皇位!”
事情到了这一步,她已经不再去考虑伪造遗诏的后果,亦或者她早已经自我催眠,隆庆就是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大儿子。
这
张福突然清醒过来,显得为难地望向长公主。
虽然历来都不是皇帝亲自写遗诏,但亦不可能由他们这种不能干政的宦官代劳,且他亦没有这种书写遗诏的笔力。
按着大明的规定,需要两位以上文官在场草拟的遗诏才能生效,故而他们这三人根本无法伪造一份注定有争议的诏书。
“皇嫂,我们三人可干不了这种事,还需要寻得两位重臣草拟奏疏,钧儿的皇位便无人再敢质疑了!”长公主的嘴角微微上扬,显得智珠在握地道。
张福一直不认为长公主有多聪明,只是看着今晚的表现,却是不由得对这个女人刮目相看了。
李贵妃看着信心十足的长公主,当即便是希冀地道:“安宁妹妹,不知你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?”
“此事我已经安排妥当!”长公主自信一笑,而后扭头对着张福吩咐道:“张福,你即刻传召文渊阁大学士张居正和翰林院学士王希烈觐见!”
“张阁老和王学士?他们两个会同意吗?”李贵妃听到传召的是这两位重臣,不由得担心地询问道。
在她的印象中,而今的文武百官都跟郭朴和林晧然穿同一条裤子,张居正和王希烈应该也不例外。
张福亦是想到了这一层,不由得疑惑地望向这位自信满满的长公主。
“皇嫂,对文官而言,亲手操刀遗诏这是一份无上荣光,更是能够助他们更上一层楼,谁人能拒绝呢?”长公主迎着李贵妃的目光,显得十分自信地道。
张福轻轻地点了点头,知道这确实是一个让文官很难拒绝的诱惑。
能够参与草拟遗诏,这代表的是先皇的信任,故而在新朝会得到更大的重用,算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资本。
按着现在的朝局,操刀遗诏的是郭朴和林晧然,张居正或许有机会站在旁边磨墨,王希烈则是根本没有机会参与。
现如今,有机会让他们两个人亲自操刀遗诏,这无疑算是天上掉馅饼。
李贵妃轻轻地点了点头,但还是有所顾忌地道:“他们两个可靠吗?”
“皇嫂,你可知他们两个有什么相同之处?”长公主面对这个问题,却是微微一笑地道。
张福心里微微一动,当即便有答案地道:“长公主,你是意思是他们两人都是徐阶的门生?”
在官场,师生关系宛如父子。自从徐阶出事后,作为他门生的张居正和王希烈都受到一定程度的牵连,给他们的仕途蒙上一层阴影。
张居正幸得是当朝帝师,故而受到的影响比较小,但他想要成为文官领袖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。
至于王希烈,他是徐阶地地道道的门生,却是一直遭受百官的排挤,而今苦熬多年亦仅是翰林院大学士。
正是如此,他们两人想要在仕途有所突破,那么就需要新的际遇,否则永远都不会有真正的出头之日。
李贵妃却是想得更深一些,显得有所悟地道:“文官恐怕亦不是铁板一块,像后宫之中,难免有一些不得宠的妃子!”想到这里,又是认真地点头道:“宁安妹妹办事我放心,那么便由他们两人来草拟遗诏了!”
“不瞒皇嫂,我我已经跟他们两个进行接触,定然不会让皇嫂失望!”长公主看到李贵妃被自己成功说服,亦是进行保证道。
张福看到长公主已经搞定两位重臣,显得十分乐观地道:“若是诏书颁下,按百官的德性,他们定然会马上改变阵营支持皇长子!”
虽然现在的文官集团是铁板一块,只是以他对文官的了解,这朝堂九成以上的官员其实都是墙头草。
只要他们通过合法的程序确立皇长子朱翊钧的继承人的地位,哪怕遭到林晧然为首的护嫡派反对,但事情已经木已成舟,届时定然很多官员纷纷临阵倒戈。
就像当年的大礼仪之争,哪怕明知道嘉靖不占理,亦会有张璠、桂夢和席书等不得志的官员声援。
可以预见的是,一旦遗诏能够顺利公布,那么朝堂绝大多数的官员都会改旗易帜,届时皇长子定然可以顺利登基。
“不错,只要遗诏颁发下来,百官定然会改变阵营支持钧儿!”李贵妃原本还担忧百官的阻力,而今显得十分亢奋地道。
长公主的嘴角微微上扬,亦是满意于自己及那个人所谋划的一切,却是不由得扭头望向正躺在地铺上打着鼻鼾的皇长子朱翊钧。
只要再过些日子,她不仅会得到“大长公主”的名号,而且不会再被陈皇后压制,甚至还能得到一些权势。
而今得到李贵妃的信任,皇长子朱翊钧又少不更事,若是自己顺利留在京城,那么无疑能够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。
烛光摇曳,外面的夜已深。
李贵妃在隆庆没有同意传位自己大儿子的时候,她都有了一点放弃的念头,却不想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按着长公主这种周全的安排和谋划,加上百官很多都是墙头草,自己的大儿子定然可以顺利坐上皇位。
她隐隐感觉长公主背后有高人,否则不该变得如此聪明才是,只是这已经不是当下要考虑的问题。
李贵妃整理好思路,当即便是认真地许诺道:“咱们就这么定了,等到钧儿登基,我一定不会亏待你们两位!”
“娘娘哪里的话,这都是奴婢的份内事,能替娘娘和皇长子办事是我八辈子修来的福分!”张福急忙表忠心地道。
长公主虽然不说那些肉麻的话,但亦是进行讨好地假笑道:“皇嫂,咱们不是外人,我自然是要帮着你了!”
李贵妃的心情很好,便是扭头望向满脸谄笑的张福。
张福伸手一拍额头,当即亦是反应过来道:“奴婢这便派人出宫将张阁老和王学士带到这里来!”
他亦是有着自己的小九九,一旦隆庆驾崩,那么他裕王府旧人的身份变得毫无价值。而今想要保留权势,那么就需要新的政治投机。
若是他此次能够帮着皇长子上位,那么他定然可以成为宦官之首。届时不仅保住自己的地位,而且在皇宫的地位更是大大地提高,甚至还有机会指染那至高无上的批红权。
三人显得心怀鬼胎,但亦是达成了一个利益同盟。
只要他们成功将张居正和王希烈召进皇宫,从而制定一份传位皇长子朱翊钧的遗诏,那么他们将会书写出不一样的华夏历史。
圆月高悬于夜空中,却不知何时周边出现了一层淡淡的红晕。
正是这个寒冬深夜,紫禁城的宫城很罕见地打开,几名太监手持诏令外出,正是要奉旨前去将张居正和王希烈带到乾清宫草拟诏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