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5章殿前
书客吧shuke8.dlbeauty.cn,最快更新《北雄》最新章节!
太极殿前,李破熘熘达达的走出了太极殿,站在台阶之上,手扶栏杆,望向承天门方向,这个时辰他估摸着杜伏威应该快要到了。
高句丽的降俘现在已经不在他考量之中,在他这里没什么怀柔政策,高句丽亡的会非常彻底。
历代朝廷的怀柔之策其实都属于无奈之举的范畴,要是能够连根拔起,谁还愿意费那力气跟你好好说话?
高句丽上下来到大唐,该杀的绝不留情,其他人该怎么处置,一律按照倭国先例来。
就说高句丽人跟中原王朝打了这么多年,待遇上怎么能比倭人强?那肯定不合适,最少也要一碗水端平。
想到高句丽那里大量的人口,李破心情愈发舒畅,嘴角也挂上了些笑容,今后几年大唐的基础工程建设就不会缺人了。
等这一茬建设期过去,活下来的就赏他们一口饭吃,到了那个时候,大唐的劳役也就能进入正轨了。
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来,毕竟中原疆域广阔,一直靠外来务工人员是不成的,依照李破的设想,以后要把大唐周边的道路修出来,后来的伟人说的好,想要富先修路嘛,这话用在哪个朝代其实都很合适。
路修好了,大唐只要还能成,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另外一个迅速的扩张期。
要是能修一条通往玉门关的驰道,你想想中原的体量,就西域那点人,估计都不够中原王朝塞牙缝的。
若能把路修到草原,游牧民族也白扯。
就算追不到那些草原部落的影子,只要道路通达,之后就建城呗,一点点的蚕食过去,准定能把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弄的鸡飞狗跳。
当然了,这也就是想想罢了,到草原上去建城修路,李破脑子还没昏聩到那个地步,以现如今的技术手段,不用太远,就云外草原这一片,就够大唐喝上一壶的。
最靠谱的想法是,趁着这几年跟突厥关系好,在朔方,榆林修建几座坚城,把驰道也好好弄一弄,遮蔽住长安北方地区,截断突厥南下最能直接威胁到京师长安的一条路。
同时也能在需要的时候,成为大唐北上的桥头堡。
西北则要慢慢来,他准备花费个几年的时间,用奴隶的尸骨一路铺过去,怎么也要修出一条通往敦煌地区的驰道出来,即便那边风沙很大,修路非常困难。
可人家秦始皇连长城都能修的出来,凭什么他李破有了大唐的人力物力,修不出那么一条路出来?
再说了,埃及那帮人在沙漠里无凭无据的建出了一个个孤零零的金字塔,那才叫奇迹,相比之下他修一条驰道真不算什么。
…………
拍了拍栏杆,李破觉着杨坚修的太极殿确实不如旧长安的未央宫精致,也许等他百年之后,子孙们能会把这里弄的好一些吧?
他自己就不用提了,艰难创业,能省则省,估计就算是老了,脑子不怎么好使了,也不会再重修太极殿。
因为作为大唐权力的象征,你修成什么样,它的本质都不会变,只要像模像样就好,你修的再是花哨,其实也是无用,几百年后,不定就被黄巢那个混蛋一把火给烧了。
嗯,也不光是黄巢,唐末军阀混战,谁进了长安都要大战一场,放个火什么的,好像不如此,就显不出大家的决绝,倒也不用都怪到老黄身上。
比之隋末诸侯,唐末的那些人的所作所为又不太一样,除了义军和世族中人,宦官在里面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,动不动就要挟持皇帝,宦官集团的势力已经不比明末小上哪怕一点。
这些没有尾巴的人和勤王的各路边将,以及招引来的外族军队,上演了无数场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。
要说谁是罪魁祸首,自我感觉良好的玄宗皇帝肯定是难辞其咎。
最后把什么都怪责到一个女人的身上,还推脱的那样狼狈,除了留下一个委婉哀怨的爱情故事之外,把帝王的寡情薄幸淋漓尽致的展露在了世人面前,真的是太难看了。
盛极而衰,最后却又能狼狈那个地步的君王,玄宗比之杨二也不差什么了。
不过如今李破做了皇帝,子孙里面还能出那么一位和乾隆皇帝一样,承数代之余荫,开创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盛世,实际上内里却腐朽不堪,埋下无数祸根的君王吗?
…………
“陛下还是回去吧,吴王殿下就要到了,陛下在殿外相见怕是有些不妥。”
刚上任没几天的范文进劝道。
他这个侍中的职位得来的有些诡异,太突然了,几乎让他没有一点的思想准备,那可是内相。
就算他在扬州做美梦的时候,也不曾想方一回京就能当上宰相,最多最多也就是时常想想尚书省的左右仆射而已,而且还觉得是奢望,六部尚书或者侍郎对他来说才是符合期望的职位。
像侍中这种职位,常年伴于君侧,那不得是都是皇帝心腹之人充任?他范文进就算再怎么往上靠,也是不敢自称一声皇帝心腹的。
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,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,他是一无所知。
那怎么能成呢?做过官的人大多都晓得,很多时候仕途上就怕天上掉馅饼,你却还不明所以,说不定馅饼里夹带着什么糟烂东西呢。
好在皇帝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修养,于是他便又去了京兆寻元朗说话,除了答谢他的帮助之外,也想问问这个侍中之位是怎么来的。
元朗消息自然灵通的很,就算自己不晓得内情,也能打听的出来,实在不成他还能直接去问问姐夫或者姐姐呢。
而且他对范文进的事情比较上心,不然也不会知会褚遂良好好招待范凉州不是?
跟元朗这里待了几天,两人相处的非常不错,范文进也知晓了一些内情,心才算稍微放到了肚皮里。
原来是门下省在封伦殁后发生了不少事故,皇帝对两位侍郎都不怎么满意,刚好赶上他回京述职,便以内相之位相酬。
太极殿前,李破熘熘达达的走出了太极殿,站在台阶之上,手扶栏杆,望向承天门方向,这个时辰他估摸着杜伏威应该快要到了。
高句丽的降俘现在已经不在他考量之中,在他这里没什么怀柔政策,高句丽亡的会非常彻底。
历代朝廷的怀柔之策其实都属于无奈之举的范畴,要是能够连根拔起,谁还愿意费那力气跟你好好说话?
高句丽上下来到大唐,该杀的绝不留情,其他人该怎么处置,一律按照倭国先例来。
就说高句丽人跟中原王朝打了这么多年,待遇上怎么能比倭人强?那肯定不合适,最少也要一碗水端平。
想到高句丽那里大量的人口,李破心情愈发舒畅,嘴角也挂上了些笑容,今后几年大唐的基础工程建设就不会缺人了。
等这一茬建设期过去,活下来的就赏他们一口饭吃,到了那个时候,大唐的劳役也就能进入正轨了。
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来,毕竟中原疆域广阔,一直靠外来务工人员是不成的,依照李破的设想,以后要把大唐周边的道路修出来,后来的伟人说的好,想要富先修路嘛,这话用在哪个朝代其实都很合适。
路修好了,大唐只要还能成,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另外一个迅速的扩张期。
要是能修一条通往玉门关的驰道,你想想中原的体量,就西域那点人,估计都不够中原王朝塞牙缝的。
若能把路修到草原,游牧民族也白扯。
就算追不到那些草原部落的影子,只要道路通达,之后就建城呗,一点点的蚕食过去,准定能把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弄的鸡飞狗跳。
当然了,这也就是想想罢了,到草原上去建城修路,李破脑子还没昏聩到那个地步,以现如今的技术手段,不用太远,就云外草原这一片,就够大唐喝上一壶的。
最靠谱的想法是,趁着这几年跟突厥关系好,在朔方,榆林修建几座坚城,把驰道也好好弄一弄,遮蔽住长安北方地区,截断突厥南下最能直接威胁到京师长安的一条路。
同时也能在需要的时候,成为大唐北上的桥头堡。
西北则要慢慢来,他准备花费个几年的时间,用奴隶的尸骨一路铺过去,怎么也要修出一条通往敦煌地区的驰道出来,即便那边风沙很大,修路非常困难。
可人家秦始皇连长城都能修的出来,凭什么他李破有了大唐的人力物力,修不出那么一条路出来?
再说了,埃及那帮人在沙漠里无凭无据的建出了一个个孤零零的金字塔,那才叫奇迹,相比之下他修一条驰道真不算什么。
…………
拍了拍栏杆,李破觉着杨坚修的太极殿确实不如旧长安的未央宫精致,也许等他百年之后,子孙们能会把这里弄的好一些吧?
他自己就不用提了,艰难创业,能省则省,估计就算是老了,脑子不怎么好使了,也不会再重修太极殿。
因为作为大唐权力的象征,你修成什么样,它的本质都不会变,只要像模像样就好,你修的再是花哨,其实也是无用,几百年后,不定就被黄巢那个混蛋一把火给烧了。
嗯,也不光是黄巢,唐末军阀混战,谁进了长安都要大战一场,放个火什么的,好像不如此,就显不出大家的决绝,倒也不用都怪到老黄身上。
比之隋末诸侯,唐末的那些人的所作所为又不太一样,除了义军和世族中人,宦官在里面起到了非常不好的作用,动不动就要挟持皇帝,宦官集团的势力已经不比明末小上哪怕一点。
这些没有尾巴的人和勤王的各路边将,以及招引来的外族军队,上演了无数场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。
要说谁是罪魁祸首,自我感觉良好的玄宗皇帝肯定是难辞其咎。
最后把什么都怪责到一个女人的身上,还推脱的那样狼狈,除了留下一个委婉哀怨的爱情故事之外,把帝王的寡情薄幸淋漓尽致的展露在了世人面前,真的是太难看了。
盛极而衰,最后却又能狼狈那个地步的君王,玄宗比之杨二也不差什么了。
不过如今李破做了皇帝,子孙里面还能出那么一位和乾隆皇帝一样,承数代之余荫,开创了一个自以为是的盛世,实际上内里却腐朽不堪,埋下无数祸根的君王吗?
…………
“陛下还是回去吧,吴王殿下就要到了,陛下在殿外相见怕是有些不妥。”
刚上任没几天的范文进劝道。
他这个侍中的职位得来的有些诡异,太突然了,几乎让他没有一点的思想准备,那可是内相。
就算他在扬州做美梦的时候,也不曾想方一回京就能当上宰相,最多最多也就是时常想想尚书省的左右仆射而已,而且还觉得是奢望,六部尚书或者侍郎对他来说才是符合期望的职位。
像侍中这种职位,常年伴于君侧,那不得是都是皇帝心腹之人充任?他范文进就算再怎么往上靠,也是不敢自称一声皇帝心腹的。
可事情就这么发生了,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故事,他是一无所知。
那怎么能成呢?做过官的人大多都晓得,很多时候仕途上就怕天上掉馅饼,你却还不明所以,说不定馅饼里夹带着什么糟烂东西呢。
好在皇帝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修养,于是他便又去了京兆寻元朗说话,除了答谢他的帮助之外,也想问问这个侍中之位是怎么来的。
元朗消息自然灵通的很,就算自己不晓得内情,也能打听的出来,实在不成他还能直接去问问姐夫或者姐姐呢。
而且他对范文进的事情比较上心,不然也不会知会褚遂良好好招待范凉州不是?
跟元朗这里待了几天,两人相处的非常不错,范文进也知晓了一些内情,心才算稍微放到了肚皮里。
原来是门下省在封伦殁后发生了不少事故,皇帝对两位侍郎都不怎么满意,刚好赶上他回京述职,便以内相之位相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