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934章 教导教书先生
书客吧shuke8.dlbeauty.cn,最快更新《修仙琐录》最新章节!
朗星把二师姐打发去黛鸢山照看襄儿了。
接下来,苏婉和朗星提心吊胆,如芒在背的过着日子,因为御婵时不时的就会以传递消息的名义跑回来,不知是想撞见点什么,还是想窥探点什么,反正她是大仙妃,腿脚灵便。
从御婵传回的消息看,天律盟的大军调动已经快完成了,不但准备了强大的兵力应对当场开战,还在后面布设了三道防御阵线,作好了万一大战不利就节节阻击的准备。
选拔人才的仙英会也开锣,围着天律山共设了十座擂台,各方高手轮番上场,可谓精彩纷呈,热闹非凡,因为与东魇洲即将开战的消息还处于保密中,所以许多看热闹的人还不知内情,把这当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欢,登台打擂且战力超群的人,都被告知了真相,允许他们选择退出。
随着时日的临近,朗星和苏婉也开始作离开小村的准备了。
朗星借闲谈之机,跟鲁婶说打算跟着苏婉的哥哥去作生意,鲁婶一直想打听苏婉的家世,一听这话就来了劲,朗星遂把自己的家世安在了苏婉头上,他爹和他弟弟仙儿都算得上是大商贾了,谈起这方面的事他是有底蕴的,鲁婶这种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村妇自然是问不出什么破绽的,听得只剩连连咋舌的份了。
朗星含含糊糊的承认了他和苏婉是私奔出来的,但经过这么多年,苏婉家里也接受了这个事实,所以打算提携一下这个女婿,让他参与家族的生意。
鲁婶露出了早有先见之明的得意表情,这和她猜的一模一样,却不知朗星早对她暗地里跟鲁伯嚼的那些舌头一清二楚,就是顺着她的那些话编的,想哄她简直太容易了。
接下来,朗星去镇里找了个穷酸书生,把杨公杨婆的院子收拾出来供其居住,顺便把小龙、婷儿也一起来叫过来读书识字,柳五娘和小郑两口子对此自然是千恩万谢的。
这书生二十五岁了,因为家境贫寒仍未娶妻生子,穷是一方面,未娶妻的另一个原因是读书读得有点清高了,愿意嫁给他的,他都看不上。
朗星找到他时,一说来村里教书,他是挺高兴的,见到朗星拿出三锭银子放在几案上,他的眼睛不免有点发直,这么多银子,足够五年的酬劳了。
当朗星提出自己要求后,这位姓田的书生有点不悦了,因为朗星要求他不能对学生管束太严,更不能责打,哄着他们认些字就可以了,什么忠君、孝道之类大义也不要讲,总之一句话,把他们照着只求过安稳小日子的无用之辈那么培养就行了。
“这是误人子弟!在下虽穷,但也不屑赚这种钱,请回吧!”田书生面带愠色的拂袖而起,虽然对几案上那几锭白花花的银子颇为不舍,但他是有这个气节的。
朗星笑了,指着那三锭银子道:“这是一年的酬劳,如果孩子们喜欢你,年底再给三锭作酬谢,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今生过安稳的日子,不教点大义就是误人子弟吗?先生倒是有志向,有大义的,可空怀大志有何用呢?我觉得那反而会让人不肯安份下来,治国安邦是需要切实的学问的,否则就是误国误民,那可比误人子弟严重多了,有此高才之辈,万中无一,作为平庸之人,存那么高的志向岂不是没有自知之明?先生之才我没资格评判,但这几个孩子肯定都是平庸之辈,这一点我可以下定论。”
田书生见朗星不急不躁的娓娓而谈,显然是个有见识的,遂收起了点怒容,皱眉道:“忠君、尽孝乃尽人皆需有的大义,即便无才无能,在这两件事上也是不能有丝毫含糊的,尊驾连这两样也不让教,是何道理?”
朗星自信而笑道:“不让先生教尽孝,是因为我的孩子与我们的感情甚笃,这源于我们对他是发自内心的疼爱的,孩子能感受到,他已经懂得反过来心疼我们了,这也是发自他内心的,刻意的教他该如何尽孝,反而会令孩子受到拘束,我们不需要他规规矩矩的尽孝,那样的孩子我们不喜欢,愚以为,最大的孝,莫过于能与父母亲亲热热的说笑,他幼时,我们心怀怜爱的照顾他,我们老时,他心怀不舍的照顾我们,竭尽全力的请医问药,以图让我们多留些年,而不是小心谨慎的看父母脸色行事,尽孝只是出于要恪守大义,而非真心所愿。”
田书生摇头,瞥了一眼银子,耐下性子道:“恕我直言,尊驾这是小民之见,圣贤之所以定立孝道,是为让所有人皆能尽孝,即便心有不愿也不得不去做,否则众人的唾沫就能淹死他,这就可保老人皆有所养了,如此则可天下安定,世风向上。”
朗星摇头道:“定立孝道者绝非圣贤,只是个驾驭百姓的能臣罢了,我认为他该杀。如先生所言,他所要的只是天下安定,其实是用孝道来压服百姓,这虽能让老有所养,但也扼杀了父母与儿女的亲情,让子女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,不敢稍有违逆,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何亲近可言?天伦之乐乃人之大道,如果用减少天伦之乐来换安定,这对朝廷是好事,但对百姓却是恶事,让父母不像父母,像君王,让孩子不像孩子,像臣属,令天下人失去了一项最重要的亲情,人不像人了,连禽兽都不如。”
田书生瞪起眼要反驳,朗星摆手止住他道:“先生请听我说完,如上所言,孝道是用来治民的,主要是为了让不肖子也得勉强尽孝,而对有孝心的孩子来说,它就是隔断亲情的障碍,好比是削长补短,有悖人伦,我的孩子有孝心,无需用孝道了约束,先生该因材施教,不能把真心愿与父母亲近的孩子用孝道束缚起来,让他们不敢尽情的与父母亲近,先生觉得可有道理?”
田书生张了张嘴又闭上了,目光闪烁了一阵才道:“不得不说,尊驾看得透彻,有些是我也不曾深想的,尊驾高论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既然孝道是用来治民的,那就不允许有逾越规范者,否则大家就该纷纷效仿了,所以才要一概而论,条框明确,并以律法辅之。”
朗星一拍几案,赞道:“我是听闻先生有闻过则喜的良品才决定来找先生的,果然传言不虚,在这种大事上先生都能不固执,对离经叛道之言不但能听进去,还能细思之,先生将来必可成为明达之人了。”
田书生还没完全把这件事想透,被朗星这么一夸更显混乱了,他忙摆手道:“尊驾容我再想想,我心里有点乱。”
朗星露出些许坏笑道:“其实先生早就明白这其中的大半道理了,只是一直以治世眼光看待这些问题,觉得这些是应该的,也愿意去遵守,可我们不过是小民,以自身而论,还有比与父母亲亲热热更重要的吗?孝道流传太久了,人们皆习以为常了,所以我才说制定孝道者该杀。”
田书生大有恍然之感,拱手欲向朗星施礼表示敬意,可毕竟这等大义早已深入骨髓,所以拱着手却犹犹豫豫的没有立刻躬身下去。
“来来来,坐坐坐。”朗星把他按回到坐席上。
“那么……忠君该如何讲?”田书生迷茫的眼神中带着请教之色。
朗星笑道:“君王最爱说的是爱民如子,孝道咱们已经说过了,那忠君之道还用我多说吗?以先生之聪慧,自己该有判断了,大逆不道的话咱们就少说几句吧,天下皆愚,不愚的就要被律法齐之了,心里想明白了就好。”他把那三锭银子往前推了推,“人生不过百年,过得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的,全国之人若都有这份明悟,那孝道就没用了,父慈子孝,父若不慈,那就不能怪子不孝,父若慈而子不孝,那人人皆唾弃之,这才是正常的世道,世风才可向上,正是因为不孝的太多了,才需要用孝道来压制,这是饮鸩止渴,是朝廷把人当牛马来管治,咱们就别犯傻的自己给自己上绑绳了。”
田书生心里更乱了,而且翻涌着狂涛巨浪,这回他毫不犹豫的站起来对朗星深深施礼道:“无论如何,恳请尊驾尽述高论,尊驾若肯作一席长谈,田某甘愿不要酬劳去教几个孩子,有口饭吃就行。”
朗星笑道:“先生若觉得在下说的尚有些许可取之处,那咱们就多聊几句,像我这样的人,想找个合适的先生来教孩子太难了,咱们若谈得来,那我就可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先生了,酬劳好说,我们家尚算殷实,先生在这上面无需客气。”
朗星从田书生家里出来时,田书生差不多已经能算是一个反贼了,前后也就一个多时辰的事,一个坚定不移的忠君志士就原地转身了,恨不得立刻提刀杀进朝堂。
朗星把二师姐打发去黛鸢山照看襄儿了。
接下来,苏婉和朗星提心吊胆,如芒在背的过着日子,因为御婵时不时的就会以传递消息的名义跑回来,不知是想撞见点什么,还是想窥探点什么,反正她是大仙妃,腿脚灵便。
从御婵传回的消息看,天律盟的大军调动已经快完成了,不但准备了强大的兵力应对当场开战,还在后面布设了三道防御阵线,作好了万一大战不利就节节阻击的准备。
选拔人才的仙英会也开锣,围着天律山共设了十座擂台,各方高手轮番上场,可谓精彩纷呈,热闹非凡,因为与东魇洲即将开战的消息还处于保密中,所以许多看热闹的人还不知内情,把这当成了一场盛大的狂欢,登台打擂且战力超群的人,都被告知了真相,允许他们选择退出。
随着时日的临近,朗星和苏婉也开始作离开小村的准备了。
朗星借闲谈之机,跟鲁婶说打算跟着苏婉的哥哥去作生意,鲁婶一直想打听苏婉的家世,一听这话就来了劲,朗星遂把自己的家世安在了苏婉头上,他爹和他弟弟仙儿都算得上是大商贾了,谈起这方面的事他是有底蕴的,鲁婶这种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村妇自然是问不出什么破绽的,听得只剩连连咋舌的份了。
朗星含含糊糊的承认了他和苏婉是私奔出来的,但经过这么多年,苏婉家里也接受了这个事实,所以打算提携一下这个女婿,让他参与家族的生意。
鲁婶露出了早有先见之明的得意表情,这和她猜的一模一样,却不知朗星早对她暗地里跟鲁伯嚼的那些舌头一清二楚,就是顺着她的那些话编的,想哄她简直太容易了。
接下来,朗星去镇里找了个穷酸书生,把杨公杨婆的院子收拾出来供其居住,顺便把小龙、婷儿也一起来叫过来读书识字,柳五娘和小郑两口子对此自然是千恩万谢的。
这书生二十五岁了,因为家境贫寒仍未娶妻生子,穷是一方面,未娶妻的另一个原因是读书读得有点清高了,愿意嫁给他的,他都看不上。
朗星找到他时,一说来村里教书,他是挺高兴的,见到朗星拿出三锭银子放在几案上,他的眼睛不免有点发直,这么多银子,足够五年的酬劳了。
当朗星提出自己要求后,这位姓田的书生有点不悦了,因为朗星要求他不能对学生管束太严,更不能责打,哄着他们认些字就可以了,什么忠君、孝道之类大义也不要讲,总之一句话,把他们照着只求过安稳小日子的无用之辈那么培养就行了。
“这是误人子弟!在下虽穷,但也不屑赚这种钱,请回吧!”田书生面带愠色的拂袖而起,虽然对几案上那几锭白花花的银子颇为不舍,但他是有这个气节的。
朗星笑了,指着那三锭银子道:“这是一年的酬劳,如果孩子们喜欢你,年底再给三锭作酬谢,我只希望我的孩子今生过安稳的日子,不教点大义就是误人子弟吗?先生倒是有志向,有大义的,可空怀大志有何用呢?我觉得那反而会让人不肯安份下来,治国安邦是需要切实的学问的,否则就是误国误民,那可比误人子弟严重多了,有此高才之辈,万中无一,作为平庸之人,存那么高的志向岂不是没有自知之明?先生之才我没资格评判,但这几个孩子肯定都是平庸之辈,这一点我可以下定论。”
田书生见朗星不急不躁的娓娓而谈,显然是个有见识的,遂收起了点怒容,皱眉道:“忠君、尽孝乃尽人皆需有的大义,即便无才无能,在这两件事上也是不能有丝毫含糊的,尊驾连这两样也不让教,是何道理?”
朗星自信而笑道:“不让先生教尽孝,是因为我的孩子与我们的感情甚笃,这源于我们对他是发自内心的疼爱的,孩子能感受到,他已经懂得反过来心疼我们了,这也是发自他内心的,刻意的教他该如何尽孝,反而会令孩子受到拘束,我们不需要他规规矩矩的尽孝,那样的孩子我们不喜欢,愚以为,最大的孝,莫过于能与父母亲亲热热的说笑,他幼时,我们心怀怜爱的照顾他,我们老时,他心怀不舍的照顾我们,竭尽全力的请医问药,以图让我们多留些年,而不是小心谨慎的看父母脸色行事,尽孝只是出于要恪守大义,而非真心所愿。”
田书生摇头,瞥了一眼银子,耐下性子道:“恕我直言,尊驾这是小民之见,圣贤之所以定立孝道,是为让所有人皆能尽孝,即便心有不愿也不得不去做,否则众人的唾沫就能淹死他,这就可保老人皆有所养了,如此则可天下安定,世风向上。”
朗星摇头道:“定立孝道者绝非圣贤,只是个驾驭百姓的能臣罢了,我认为他该杀。如先生所言,他所要的只是天下安定,其实是用孝道来压服百姓,这虽能让老有所养,但也扼杀了父母与儿女的亲情,让子女在父母面前战战兢兢,不敢稍有违逆,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何亲近可言?天伦之乐乃人之大道,如果用减少天伦之乐来换安定,这对朝廷是好事,但对百姓却是恶事,让父母不像父母,像君王,让孩子不像孩子,像臣属,令天下人失去了一项最重要的亲情,人不像人了,连禽兽都不如。”
田书生瞪起眼要反驳,朗星摆手止住他道:“先生请听我说完,如上所言,孝道是用来治民的,主要是为了让不肖子也得勉强尽孝,而对有孝心的孩子来说,它就是隔断亲情的障碍,好比是削长补短,有悖人伦,我的孩子有孝心,无需用孝道了约束,先生该因材施教,不能把真心愿与父母亲近的孩子用孝道束缚起来,让他们不敢尽情的与父母亲近,先生觉得可有道理?”
田书生张了张嘴又闭上了,目光闪烁了一阵才道:“不得不说,尊驾看得透彻,有些是我也不曾深想的,尊驾高论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,既然孝道是用来治民的,那就不允许有逾越规范者,否则大家就该纷纷效仿了,所以才要一概而论,条框明确,并以律法辅之。”
朗星一拍几案,赞道:“我是听闻先生有闻过则喜的良品才决定来找先生的,果然传言不虚,在这种大事上先生都能不固执,对离经叛道之言不但能听进去,还能细思之,先生将来必可成为明达之人了。”
田书生还没完全把这件事想透,被朗星这么一夸更显混乱了,他忙摆手道:“尊驾容我再想想,我心里有点乱。”
朗星露出些许坏笑道:“其实先生早就明白这其中的大半道理了,只是一直以治世眼光看待这些问题,觉得这些是应该的,也愿意去遵守,可我们不过是小民,以自身而论,还有比与父母亲亲热热更重要的吗?孝道流传太久了,人们皆习以为常了,所以我才说制定孝道者该杀。”
田书生大有恍然之感,拱手欲向朗星施礼表示敬意,可毕竟这等大义早已深入骨髓,所以拱着手却犹犹豫豫的没有立刻躬身下去。
“来来来,坐坐坐。”朗星把他按回到坐席上。
“那么……忠君该如何讲?”田书生迷茫的眼神中带着请教之色。
朗星笑道:“君王最爱说的是爱民如子,孝道咱们已经说过了,那忠君之道还用我多说吗?以先生之聪慧,自己该有判断了,大逆不道的话咱们就少说几句吧,天下皆愚,不愚的就要被律法齐之了,心里想明白了就好。”他把那三锭银子往前推了推,“人生不过百年,过得开开心心才是最重要的,全国之人若都有这份明悟,那孝道就没用了,父慈子孝,父若不慈,那就不能怪子不孝,父若慈而子不孝,那人人皆唾弃之,这才是正常的世道,世风才可向上,正是因为不孝的太多了,才需要用孝道来压制,这是饮鸩止渴,是朝廷把人当牛马来管治,咱们就别犯傻的自己给自己上绑绳了。”
田书生心里更乱了,而且翻涌着狂涛巨浪,这回他毫不犹豫的站起来对朗星深深施礼道:“无论如何,恳请尊驾尽述高论,尊驾若肯作一席长谈,田某甘愿不要酬劳去教几个孩子,有口饭吃就行。”
朗星笑道:“先生若觉得在下说的尚有些许可取之处,那咱们就多聊几句,像我这样的人,想找个合适的先生来教孩子太难了,咱们若谈得来,那我就可放心的把孩子交给先生了,酬劳好说,我们家尚算殷实,先生在这上面无需客气。”
朗星从田书生家里出来时,田书生差不多已经能算是一个反贼了,前后也就一个多时辰的事,一个坚定不移的忠君志士就原地转身了,恨不得立刻提刀杀进朝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