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4|那个孩子
书客吧shuke8.dlbeauty.cn,最快更新《阁老夫人养成记》最新章节!
若你看到的是重复内容,请耐心等待防盗时间过去! 她的手握成拳, 指甲陷进肉里, 成为赵雉娘后, 没有一天的安稳的日子过,看着同病相怜的老夫人,胸中燃起熊熊的怒火,董氏为人之毒,简直丧心病狂。
屏风后面的婆子提着恭桶出来, 她不动声色地将老夫人的袖子放下来, 用眼神安慰老夫人。
婆子唤外面的同伴进来,两人掀开被子, 将老夫人抬起,盖着被子还看不出来, 没有被子挡着,老夫人瘦得缩成一团,身子佝偻着,看起来很小。
她心中悲愤, 究竟是长成怎样的黑心肝,才能做得出如此畜牲不如的事情,董氏瞒得好, 把持着内宅, 除了西屋, 都是她的人, 便宜父亲一个大男人, 再孝顺也不可能亲自替母亲沐浴更衣,以至于多年来竟无人发觉董氏虐待老夫人。
婆子们侍候好老夫人,将她重新放回塌上,雉娘对她们道,“你们先出去吧,我对祖母还有些体己话要说说。”
两个婆子神色有些不屑,站着不动,雉娘冷笑,“怎么?母亲不在家,你们连自己的身份都忘记了,我是府里正经的小姐,还吩咐不动你们?”
她们相互交换眼色,其中一个道,“三小姐恕罪,老夫人跟前离不得人,夫人让奴婢等照顾老夫人,奴婢们不敢擅自离开,请三小姐谅解。”
雉娘不怒反笑,董氏倒地好手段,连下人都管束得如此忠心,怪不得巩娘娘只知一味示弱,不敢反抗,原主也被逼得上吊自尽,香消玉殒。
“母亲治家有方,你们如此忠心,老夫人有你们侍候,想必母亲是极为放心的。”
两位婆子没有听出她的话外之意,脸上隐有得色,带着倨傲。
雉娘将带来的点心取出来,点心算不得什么上品,却别有一番诱人的香甜,老夫人的目光有了一些神采。
她倒上一杯茶水,扶着老夫人靠起来,先喝点茶水润下喉咙,然后用手把点心掰得细碎,一点一点地喂给老夫人。
老夫人已经许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吃着吃着,眼眶湿湿的,董氏为人计较,又抠门,怕她吃得多,老要换褥子,一天只给她送两次饭,都只有一小碗米粥。
雉娘见祖母吃得又急又香,一颗心如泡在酸水中,发酸胀痛。
只喂了两块,她就不敢多喂,老夫人这么瘦,不知道胃有没有萎缩,点心和茶水一起,会有饱胀感,怕撑坏胃,不能多吃。
她将剩下的点心重新包起来,放在桌上,老夫人指着发出嘶哑的声音,她会意,把点心放在枕边,老夫人才不叫了。
其实她心知肚明,剩下的点心,老夫人肯定是吃不到嘴的,十有八成要落入婆子们的腹中。
婆子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恨不得赶人,雉娘摸着老夫人的手,背着身子,作着口型,“祖母,我还会来看你的。”
老夫人拉着她,不肯松手,她和巩姨娘又略陪一会,起身离开,老夫人不舍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她们,雉娘攥拳,拳头松了又紧,紧了又松。
若她此时揭穿此这事,董氏将过错推到婆子们的头上,不过最多一个失察之过,发卖两个婆子,治标不治本,还会让她怀恨在心,用更隐蔽的法子折磨老夫人。
雉娘强压着悲愤,思量着可行的对策,目前以她和巩姨娘的能力,最好的法子就是常来看望老夫人。
走出东侧屋,东屋另一边侧屋的门开着,门口站着一位绿裙丫头,她隐约记得是赵燕娘的丫头,名叫云香。
好像每回见着,赵燕娘的丫头不是着绿裙就是着黄裙,倒是与她的衣服撞了色,显然是故意为之,将她与奴才们相提并论。
其实赵燕娘也就会耍这样的把戏,比起董氏来,容易对付多了,那丫头见她们现身,转身便进屋。
不一会儿,满头珠光宝气的赵燕娘出来,白面红唇,眉毛画得像两条黑虫子,真不知道是什么审美,应是受董氏的影响。
她站在台阶上,蔑视地看着雉娘她们,“你们想讨好人,也不看身份,注定白忙活一场,是个空算计,祖母多年就瘫在塌,身不能行口不能言,怕是帮不了你们,我劝你们还是乖乖地听母亲的话,母亲心善,说不定还能给三妹妹许个好人家。”
“多谢二姐姐提点,母亲确实心善,老天都看着的,善恶到头终有报,三妹我可一直盼着老天开眼的那天,让母亲得到该有的报。”
赵燕娘细眼倒竖,怒形于色,“三妹妹,口齿还是这么利,就不知等到嫁人那天,还笑不笑得出来。”
雉娘轻笑,恰到好处地带着一抹羞色,“二姐姐,咱们是未出阁的女子,哪能将嫁人挂在嘴边,俗话说得好,长幼有序,母亲真有中意的人家,那肯定是二姐姐先出门子。”
“哼,我才不和你磨嘴皮子,三妹妹,万般都是命,有你哭的时候。”
“二姐姐说的话,雉娘不敢苟同,虽说万般皆是命,可命运亦可改,雉娘相信,天道好轮回,苍天在上,报应来了,谁也躲不掉。”
雉娘双眼冰冷地看着赵燕娘,似讥似笑地望着她头上的金饰,赵燕娘脸一白,舅家有丧事,她不爱穿素服,也就是在家里这样打扮,等出去肯定不会的,刚才一心想找死丫头的不痛快,将这茬给忘记。
这死丫头的眼光真让人讨厌,幸好娘透露过,死丫头好日子快到头了,得意不了几天。
她转头看着一直低头没有说话的巩姨娘,慢慢走近,“巩姨娘,我爹不在家,你就不装了,也是,你就会在男人面前装柔弱,博取同情。”
雉娘不动声色地将巩姨娘护在后面,直视着赵燕娘。
“二姐姐,你若没什么事,我和姨娘就先行回去。”
赵燕娘冷哼一声,死丫头,就让她再张狂两天,两天后,她是死是活 ,可就由不了她,真期望那天赶快到来。
回到西屋,巩姨娘见屋内并无任何不妥,想着是不是太过多心,雉娘冷着脸,指指自己的房门,“有人来过。”
巩姨娘脸色立马煞白,上下打量着她。
她摇下头,“我无事,贼人早就离开 ,祖母一直这样瘫着,人都瘦得脱了形,看得让人难过。”
“可不是吗?”巩姨娘叹口气,“我初遇老爷时,老夫人就是这样瘫着的,虽说老爷日渐发达,老夫人却半天福都没有享过,也是可怜。”
天下可怜之人何其多,在董氏手下讨生活,老夫人可怜,她们也不容易。
“雉娘,你也累了,趁着天未黑,赶紧歇一会。”
雉娘明白巩姨娘所指,也不推脱,径直回屋休息,晚上还有硬仗要打,先养好神精吧。
乌朵一直没有开口,雉娘经过几天的观察,看得出来这丫头脑子活人也机灵,可堪大用,而且还很有眼力劲的,从茶楼起就没有问过恩公的身份。
屋内只有主仆二人,她轻声地叮嘱,“今日茶楼中的事情,切莫告诉任何人,那位公子是我的恩公,前几日在天音寺中,有幸得他出手相救,否则…”
“三小姐,乌朵不会告诉任何人的。”乌朵明白,夫人那时候让三小姐随行,并未带她,肯定是借机为难三小姐,小姐才会结识今天的那位公子。
雉娘点头,合衣躺下,让乌朵也去眯一会,要不然晚上受不住。
且说那贼人七拐八弯地溜到董家所在的东集,大摇大摆地进了董家,董氏见他现身,一喜,用眼神示意他去后门。
贼人不满地撇下嘴,拐去后门,董氏四处看下,见无人注意,疾步走过去,背着人轻声询问,“事成了吗?”
连人都没有,成什么事?害得他白欢喜一场,还以为能抱得到香软的美人。
瘦小的男人不回答,将怀中的肚兜拿出来,肚兜被卷成一团,他将东西塞到董氏的手中,趁机揩油,董氏心花怒放,由着他摸手,嗔笑着将东西接过,藏在袖中,有这样的贴身私密物件,事情肯定成了,那死丫头别想抵赖,乖乖任自己摆布。
她三言两语将男子打发走,难掩兴奋地叫来李氏,神秘地拿出肚兜,“嫂子,你拿着这个,去找老爷提亲,老爷必会同意。”
李氏将东西一把揣进怀中,心道儿子死后总算是有戴孝的人,等那庶女进门,她就可以摆婆婆的款,越想越按捺不住,冲进灵堂,赵县令正在招应来吊唁的人。
赵守和与父亲一起,有他们父子二人在,来董家吊唁的人明显多起来,李氏“扑咚”跪在赵县令的面前。
“妹夫,你侄儿死得惨,你可要替他作主,这灵堂冷冷清清,他生前身边没个嘘寒问暖的人,死后连个戴孝的人都没有,更别说是摔盆的孝子,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不好,明知他有情投意合的女子,却碍于情面,一直不敢开口,如今,他人已死,我们不能再让他坟前冷清,他生前的心愿,怎么也要替他完成。”
前来吊唁的人都竖起耳朵,董家儿子在世时,相好的可多了,粉巷的花娘,西街的寡妇,这董家小夫人不会是想让那些粉头们进门吧。
赵县令有些为难,“大嫂,按理说,你这要求也合情合理,可庆山侄子在世时中意的女子,只怕在身份不太妥当,若真让贱籍女子进门,会被别人耻笑。”
“妹夫,你庆山侄儿虽然平日荒唐些,可还是知道分寸的,与那些个烟花女子,不过是逢场作戏,真正交好的女子是正经人家的姑娘,出身清白,家风明正,只要妹夫同意,让他们结亲,此事就能成,妹夫,我替你侄儿磕头。”
李氏这话说得有些蹊跷,赵县令冷着脸,这董家人不会还在想着雉娘吧,也真够可以的。
“正经人家的姑娘,如何会嫁进来守寡,大嫂可要慎言,切莫污了人家姑娘的名节。”
“妹夫,那姑娘和你侄子情投意和,不嫁给庆山,天下男人谁还会要她。”
李氏说得斩钉截铁,直直地盯着赵县令,他心一突,莫非雉娘真与庆山有瓜葛?
旁边的赵守和见势不对,把来吊唁的人送出去,灵堂只剩他们自己人,李氏慢悠悠地从怀中将肚兜拿出来,“妹夫,并非嫂子不近人情,而是你侄子实在是可怜,死得惨,你放心,你家姑娘嫁进来,我会当成亲女儿一般对待,不让她受半点委屈,将来过继一个子嗣,那就是堂堂正正的董家少夫人。”
赵县令不敢置信地盯着她手中的东西,没有伸手去接,沉着声让董氏进来。
董氏一脸不知情的样子,不解地询问发生何事,李氏又将刚才的话重说一遍,并将自己手中的肚兜举得高高的,赵守和愤怒地道,“舅母,这样的事情不能乱说,雉娘向来本份,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,外甥想问你,这东西到底从哪里来的?”
他说着就要伸手去夺,李氏哪里肯依,争抢中,卷成一团的肚兜掉在地上,一下子散开来,杏色的锦缎上,绣着缠枝花儿,一只燕子停在花朵中,燕子的尾羽长长的,色彩艳丽,向上卷翘,堪比凤尾。
赵县令见母亲已被妥善安置好,再听董氏如此说,气消了一些,董氏再有错,可在孝顺父母上面,却是做得妥妥贴贴,让人挑不出半分错来,父亲在世时,曾说过董氏是佳媳,不仅田间地头的活计拿手,家务也是一把好手,常常对她赞不绝口,今日他说出休弃的话,也是气在头上。
“你回去吧,平日里都是你照料娘的饮食起居,你辛苦了,今夜我就在这里陪娘吧。”
董氏感动得热泪盈眶,“老爷,妾身能得老爷一句辛苦,便是累死也甘愿。”
说完就要往赵县令的身上靠,赵县令看着她被泪水冲得一道道的脸,皱下眉头,又想到娇妾那滑嫩的脸,艰难地咽下口水,将她一推,“时辰不早,你去歇息吧。”
董氏一僵,低着头,做柔顺状地退出去。
塌上的老夫人口中还在呜呜做响,瞪着董氏叫唤,董氏侧身回一个阴恻的笑,老夫人的眼神黯淡下来,痴痴地望着儿子。
赵县令没有注意到她和董氏的眉眼官司,以为老母亲是想念自己,挤出一个笑,“娘,今日儿子在这里陪你,让大梅回去歇息,平日里都是大梅侍候你,这回,也让儿子尽尽孝。”
老夫人摇头,耷拉着眼,老泪纵横。
泪水顺着满是沟壑的脸上流下,死死地拉着儿子的手,可怜她口不能言,手不能写,真是有苦说不出。
赵县令却没有读懂老夫人眼中的意思,自顾地说起趣事,老夫人的眼神越发的黯淡,慢慢地闭上眼睛。
见母亲睡去,赵县令想悄悄地离开,却不料老夫人虽然睡着,可手却死死地拉着他的衣服,怎么也掰不开。
他无法,只能趴在塌边,和衣而睡,不一会儿便手脚发麻,一夜不停地辗转,醒来只觉腰酸背痛,脖子僵硬,老夫人醒后他才抽开衣袖,让下人们侍候老夫人,自己则梳洗一番后,呲着牙去上堂。
文师爷见状,关切问道,“大人何故如此,可是夜里睡得落了枕?”
赵县令摆下手,揉着后颈,转下脖子,示意他不提也罢,堂中衙役执仗立于两侧,外面无人击鼓,衙门外一人一马至,从马上下来一位青衣中年男子。
文师爷一瞧,忙出去迎接,“竟是秦书吏,什么风将您给吹来咱们渡古县,可是知府大人又有何要事?”
赵县令听到文师爷的声音,也跟着出来,秦书史是临洲蔡知府身边的红人,随侍在知府的身边,鲜少外出公干,他亲自到访渡古县,定然事情不小。
秦书吏将马的缰绳递给衙役,朗声大笑,“恭喜赵大人,贺喜赵大人。”
“敢问书吏,喜从何来?”
赵县令有些不解,秦书吏从怀中拿出一封邸报,呈给赵县令,“喜从京城来,赵大人请过目,蔡知府一接到邸报,便命下官马不停蹄地给大人送来,正好,此等大喜,下官还要向大人讨一杯薄酒。”
赵县令惊疑地从红封中拿出邸报,略一阅览,大喜过望,做一个请的姿势,“秦书吏,里面请,本官今日高兴,定让秦书吏尽兴而归。”
秦书吏一拱手,“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,喝上一杯喜酒,也算是沾了咱们县主娘娘的光。”
赵县令哈哈大笑,抓着他的手就往内衙走,随手将邸报递给文师爷,文师爷展开一扫,脸露喜气,也是满面春风。
文师爷紧跟上前,一面派人去安排席面,一面派人去后院通知夫人,一时间县衙内外欢声一片,恭喜之词不绝于耳。
赵凤娘随姑母住在京中,因着姑母的关系,常去宫中陪伴皇后娘娘,前些日子,皇后娘娘一行前去行宫游玩,忽然狂风大作,皇后娘娘险些掉进湖中,赵凤娘当时恰好站在娘娘的身边,情急之下将皇后娘娘死死拽住,才幸免于难。
若你看到的是重复内容,请耐心等待防盗时间过去! 她的手握成拳, 指甲陷进肉里, 成为赵雉娘后, 没有一天的安稳的日子过,看着同病相怜的老夫人,胸中燃起熊熊的怒火,董氏为人之毒,简直丧心病狂。
屏风后面的婆子提着恭桶出来, 她不动声色地将老夫人的袖子放下来, 用眼神安慰老夫人。
婆子唤外面的同伴进来,两人掀开被子, 将老夫人抬起,盖着被子还看不出来, 没有被子挡着,老夫人瘦得缩成一团,身子佝偻着,看起来很小。
她心中悲愤, 究竟是长成怎样的黑心肝,才能做得出如此畜牲不如的事情,董氏瞒得好, 把持着内宅, 除了西屋, 都是她的人, 便宜父亲一个大男人, 再孝顺也不可能亲自替母亲沐浴更衣,以至于多年来竟无人发觉董氏虐待老夫人。
婆子们侍候好老夫人,将她重新放回塌上,雉娘对她们道,“你们先出去吧,我对祖母还有些体己话要说说。”
两个婆子神色有些不屑,站着不动,雉娘冷笑,“怎么?母亲不在家,你们连自己的身份都忘记了,我是府里正经的小姐,还吩咐不动你们?”
她们相互交换眼色,其中一个道,“三小姐恕罪,老夫人跟前离不得人,夫人让奴婢等照顾老夫人,奴婢们不敢擅自离开,请三小姐谅解。”
雉娘不怒反笑,董氏倒地好手段,连下人都管束得如此忠心,怪不得巩娘娘只知一味示弱,不敢反抗,原主也被逼得上吊自尽,香消玉殒。
“母亲治家有方,你们如此忠心,老夫人有你们侍候,想必母亲是极为放心的。”
两位婆子没有听出她的话外之意,脸上隐有得色,带着倨傲。
雉娘将带来的点心取出来,点心算不得什么上品,却别有一番诱人的香甜,老夫人的目光有了一些神采。
她倒上一杯茶水,扶着老夫人靠起来,先喝点茶水润下喉咙,然后用手把点心掰得细碎,一点一点地喂给老夫人。
老夫人已经许久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,吃着吃着,眼眶湿湿的,董氏为人计较,又抠门,怕她吃得多,老要换褥子,一天只给她送两次饭,都只有一小碗米粥。
雉娘见祖母吃得又急又香,一颗心如泡在酸水中,发酸胀痛。
只喂了两块,她就不敢多喂,老夫人这么瘦,不知道胃有没有萎缩,点心和茶水一起,会有饱胀感,怕撑坏胃,不能多吃。
她将剩下的点心重新包起来,放在桌上,老夫人指着发出嘶哑的声音,她会意,把点心放在枕边,老夫人才不叫了。
其实她心知肚明,剩下的点心,老夫人肯定是吃不到嘴的,十有八成要落入婆子们的腹中。
婆子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恨不得赶人,雉娘摸着老夫人的手,背着身子,作着口型,“祖母,我还会来看你的。”
老夫人拉着她,不肯松手,她和巩姨娘又略陪一会,起身离开,老夫人不舍的目光一直跟随着她们,雉娘攥拳,拳头松了又紧,紧了又松。
若她此时揭穿此这事,董氏将过错推到婆子们的头上,不过最多一个失察之过,发卖两个婆子,治标不治本,还会让她怀恨在心,用更隐蔽的法子折磨老夫人。
雉娘强压着悲愤,思量着可行的对策,目前以她和巩姨娘的能力,最好的法子就是常来看望老夫人。
走出东侧屋,东屋另一边侧屋的门开着,门口站着一位绿裙丫头,她隐约记得是赵燕娘的丫头,名叫云香。
好像每回见着,赵燕娘的丫头不是着绿裙就是着黄裙,倒是与她的衣服撞了色,显然是故意为之,将她与奴才们相提并论。
其实赵燕娘也就会耍这样的把戏,比起董氏来,容易对付多了,那丫头见她们现身,转身便进屋。
不一会儿,满头珠光宝气的赵燕娘出来,白面红唇,眉毛画得像两条黑虫子,真不知道是什么审美,应是受董氏的影响。
她站在台阶上,蔑视地看着雉娘她们,“你们想讨好人,也不看身份,注定白忙活一场,是个空算计,祖母多年就瘫在塌,身不能行口不能言,怕是帮不了你们,我劝你们还是乖乖地听母亲的话,母亲心善,说不定还能给三妹妹许个好人家。”
“多谢二姐姐提点,母亲确实心善,老天都看着的,善恶到头终有报,三妹我可一直盼着老天开眼的那天,让母亲得到该有的报。”
赵燕娘细眼倒竖,怒形于色,“三妹妹,口齿还是这么利,就不知等到嫁人那天,还笑不笑得出来。”
雉娘轻笑,恰到好处地带着一抹羞色,“二姐姐,咱们是未出阁的女子,哪能将嫁人挂在嘴边,俗话说得好,长幼有序,母亲真有中意的人家,那肯定是二姐姐先出门子。”
“哼,我才不和你磨嘴皮子,三妹妹,万般都是命,有你哭的时候。”
“二姐姐说的话,雉娘不敢苟同,虽说万般皆是命,可命运亦可改,雉娘相信,天道好轮回,苍天在上,报应来了,谁也躲不掉。”
雉娘双眼冰冷地看着赵燕娘,似讥似笑地望着她头上的金饰,赵燕娘脸一白,舅家有丧事,她不爱穿素服,也就是在家里这样打扮,等出去肯定不会的,刚才一心想找死丫头的不痛快,将这茬给忘记。
这死丫头的眼光真让人讨厌,幸好娘透露过,死丫头好日子快到头了,得意不了几天。
她转头看着一直低头没有说话的巩姨娘,慢慢走近,“巩姨娘,我爹不在家,你就不装了,也是,你就会在男人面前装柔弱,博取同情。”
雉娘不动声色地将巩姨娘护在后面,直视着赵燕娘。
“二姐姐,你若没什么事,我和姨娘就先行回去。”
赵燕娘冷哼一声,死丫头,就让她再张狂两天,两天后,她是死是活 ,可就由不了她,真期望那天赶快到来。
回到西屋,巩姨娘见屋内并无任何不妥,想着是不是太过多心,雉娘冷着脸,指指自己的房门,“有人来过。”
巩姨娘脸色立马煞白,上下打量着她。
她摇下头,“我无事,贼人早就离开 ,祖母一直这样瘫着,人都瘦得脱了形,看得让人难过。”
“可不是吗?”巩姨娘叹口气,“我初遇老爷时,老夫人就是这样瘫着的,虽说老爷日渐发达,老夫人却半天福都没有享过,也是可怜。”
天下可怜之人何其多,在董氏手下讨生活,老夫人可怜,她们也不容易。
“雉娘,你也累了,趁着天未黑,赶紧歇一会。”
雉娘明白巩姨娘所指,也不推脱,径直回屋休息,晚上还有硬仗要打,先养好神精吧。
乌朵一直没有开口,雉娘经过几天的观察,看得出来这丫头脑子活人也机灵,可堪大用,而且还很有眼力劲的,从茶楼起就没有问过恩公的身份。
屋内只有主仆二人,她轻声地叮嘱,“今日茶楼中的事情,切莫告诉任何人,那位公子是我的恩公,前几日在天音寺中,有幸得他出手相救,否则…”
“三小姐,乌朵不会告诉任何人的。”乌朵明白,夫人那时候让三小姐随行,并未带她,肯定是借机为难三小姐,小姐才会结识今天的那位公子。
雉娘点头,合衣躺下,让乌朵也去眯一会,要不然晚上受不住。
且说那贼人七拐八弯地溜到董家所在的东集,大摇大摆地进了董家,董氏见他现身,一喜,用眼神示意他去后门。
贼人不满地撇下嘴,拐去后门,董氏四处看下,见无人注意,疾步走过去,背着人轻声询问,“事成了吗?”
连人都没有,成什么事?害得他白欢喜一场,还以为能抱得到香软的美人。
瘦小的男人不回答,将怀中的肚兜拿出来,肚兜被卷成一团,他将东西塞到董氏的手中,趁机揩油,董氏心花怒放,由着他摸手,嗔笑着将东西接过,藏在袖中,有这样的贴身私密物件,事情肯定成了,那死丫头别想抵赖,乖乖任自己摆布。
她三言两语将男子打发走,难掩兴奋地叫来李氏,神秘地拿出肚兜,“嫂子,你拿着这个,去找老爷提亲,老爷必会同意。”
李氏将东西一把揣进怀中,心道儿子死后总算是有戴孝的人,等那庶女进门,她就可以摆婆婆的款,越想越按捺不住,冲进灵堂,赵县令正在招应来吊唁的人。
赵守和与父亲一起,有他们父子二人在,来董家吊唁的人明显多起来,李氏“扑咚”跪在赵县令的面前。
“妹夫,你侄儿死得惨,你可要替他作主,这灵堂冷冷清清,他生前身边没个嘘寒问暖的人,死后连个戴孝的人都没有,更别说是摔盆的孝子,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不好,明知他有情投意合的女子,却碍于情面,一直不敢开口,如今,他人已死,我们不能再让他坟前冷清,他生前的心愿,怎么也要替他完成。”
前来吊唁的人都竖起耳朵,董家儿子在世时,相好的可多了,粉巷的花娘,西街的寡妇,这董家小夫人不会是想让那些粉头们进门吧。
赵县令有些为难,“大嫂,按理说,你这要求也合情合理,可庆山侄子在世时中意的女子,只怕在身份不太妥当,若真让贱籍女子进门,会被别人耻笑。”
“妹夫,你庆山侄儿虽然平日荒唐些,可还是知道分寸的,与那些个烟花女子,不过是逢场作戏,真正交好的女子是正经人家的姑娘,出身清白,家风明正,只要妹夫同意,让他们结亲,此事就能成,妹夫,我替你侄儿磕头。”
李氏这话说得有些蹊跷,赵县令冷着脸,这董家人不会还在想着雉娘吧,也真够可以的。
“正经人家的姑娘,如何会嫁进来守寡,大嫂可要慎言,切莫污了人家姑娘的名节。”
“妹夫,那姑娘和你侄子情投意和,不嫁给庆山,天下男人谁还会要她。”
李氏说得斩钉截铁,直直地盯着赵县令,他心一突,莫非雉娘真与庆山有瓜葛?
旁边的赵守和见势不对,把来吊唁的人送出去,灵堂只剩他们自己人,李氏慢悠悠地从怀中将肚兜拿出来,“妹夫,并非嫂子不近人情,而是你侄子实在是可怜,死得惨,你放心,你家姑娘嫁进来,我会当成亲女儿一般对待,不让她受半点委屈,将来过继一个子嗣,那就是堂堂正正的董家少夫人。”
赵县令不敢置信地盯着她手中的东西,没有伸手去接,沉着声让董氏进来。
董氏一脸不知情的样子,不解地询问发生何事,李氏又将刚才的话重说一遍,并将自己手中的肚兜举得高高的,赵守和愤怒地道,“舅母,这样的事情不能乱说,雉娘向来本份,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,外甥想问你,这东西到底从哪里来的?”
他说着就要伸手去夺,李氏哪里肯依,争抢中,卷成一团的肚兜掉在地上,一下子散开来,杏色的锦缎上,绣着缠枝花儿,一只燕子停在花朵中,燕子的尾羽长长的,色彩艳丽,向上卷翘,堪比凤尾。
赵县令见母亲已被妥善安置好,再听董氏如此说,气消了一些,董氏再有错,可在孝顺父母上面,却是做得妥妥贴贴,让人挑不出半分错来,父亲在世时,曾说过董氏是佳媳,不仅田间地头的活计拿手,家务也是一把好手,常常对她赞不绝口,今日他说出休弃的话,也是气在头上。
“你回去吧,平日里都是你照料娘的饮食起居,你辛苦了,今夜我就在这里陪娘吧。”
董氏感动得热泪盈眶,“老爷,妾身能得老爷一句辛苦,便是累死也甘愿。”
说完就要往赵县令的身上靠,赵县令看着她被泪水冲得一道道的脸,皱下眉头,又想到娇妾那滑嫩的脸,艰难地咽下口水,将她一推,“时辰不早,你去歇息吧。”
董氏一僵,低着头,做柔顺状地退出去。
塌上的老夫人口中还在呜呜做响,瞪着董氏叫唤,董氏侧身回一个阴恻的笑,老夫人的眼神黯淡下来,痴痴地望着儿子。
赵县令没有注意到她和董氏的眉眼官司,以为老母亲是想念自己,挤出一个笑,“娘,今日儿子在这里陪你,让大梅回去歇息,平日里都是大梅侍候你,这回,也让儿子尽尽孝。”
老夫人摇头,耷拉着眼,老泪纵横。
泪水顺着满是沟壑的脸上流下,死死地拉着儿子的手,可怜她口不能言,手不能写,真是有苦说不出。
赵县令却没有读懂老夫人眼中的意思,自顾地说起趣事,老夫人的眼神越发的黯淡,慢慢地闭上眼睛。
见母亲睡去,赵县令想悄悄地离开,却不料老夫人虽然睡着,可手却死死地拉着他的衣服,怎么也掰不开。
他无法,只能趴在塌边,和衣而睡,不一会儿便手脚发麻,一夜不停地辗转,醒来只觉腰酸背痛,脖子僵硬,老夫人醒后他才抽开衣袖,让下人们侍候老夫人,自己则梳洗一番后,呲着牙去上堂。
文师爷见状,关切问道,“大人何故如此,可是夜里睡得落了枕?”
赵县令摆下手,揉着后颈,转下脖子,示意他不提也罢,堂中衙役执仗立于两侧,外面无人击鼓,衙门外一人一马至,从马上下来一位青衣中年男子。
文师爷一瞧,忙出去迎接,“竟是秦书吏,什么风将您给吹来咱们渡古县,可是知府大人又有何要事?”
赵县令听到文师爷的声音,也跟着出来,秦书史是临洲蔡知府身边的红人,随侍在知府的身边,鲜少外出公干,他亲自到访渡古县,定然事情不小。
秦书吏将马的缰绳递给衙役,朗声大笑,“恭喜赵大人,贺喜赵大人。”
“敢问书吏,喜从何来?”
赵县令有些不解,秦书吏从怀中拿出一封邸报,呈给赵县令,“喜从京城来,赵大人请过目,蔡知府一接到邸报,便命下官马不停蹄地给大人送来,正好,此等大喜,下官还要向大人讨一杯薄酒。”
赵县令惊疑地从红封中拿出邸报,略一阅览,大喜过望,做一个请的姿势,“秦书吏,里面请,本官今日高兴,定让秦书吏尽兴而归。”
秦书吏一拱手,“那下官就恭敬不如从命,喝上一杯喜酒,也算是沾了咱们县主娘娘的光。”
赵县令哈哈大笑,抓着他的手就往内衙走,随手将邸报递给文师爷,文师爷展开一扫,脸露喜气,也是满面春风。
文师爷紧跟上前,一面派人去安排席面,一面派人去后院通知夫人,一时间县衙内外欢声一片,恭喜之词不绝于耳。
赵凤娘随姑母住在京中,因着姑母的关系,常去宫中陪伴皇后娘娘,前些日子,皇后娘娘一行前去行宫游玩,忽然狂风大作,皇后娘娘险些掉进湖中,赵凤娘当时恰好站在娘娘的身边,情急之下将皇后娘娘死死拽住,才幸免于难。